大腦、基因、激素與環境:性別認同的來源

我們性別認同的形塑基礎,來自於基因、激素與成長經驗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關係,而科學家們才正初窺門徑。
圖片來源:elle.com

原出處:The complex circumstances that defined you gender1
原作者:Linda Geddes

你是男人,還是女人?從小到大,或是根據相應的生殖器官,你可能認為自己便是兩者其一,無庸置疑。然事實卻不盡如此:有人始終堅信自己「生錯了性別」,而有人則要遲至成年後才有所察覺;有人選擇以手術再造身體,有人則偶爾變裝易服,也有人毫無作為;更有人覺得自己既非陰柔、也非陽剛,而是介於兩者之間。「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句話套用在性別上也是恰如其分。

但如此深植人心的性別意識,究竟從何而來?而在我們人格發展的過程當中,其所施加的影響又是多深?

有關兩性行為的最初起源,數十年來論戰從未停歇。一九七〇年代,女性主義者希望建立更加平等的社會,讓男孩也能穿洋裝、女孩也能玩卡車;一九九〇年代初期,輿論焦點則轉往男性與女性大腦的顯著差異,主要得歸功於全球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時至今日,這些激辯仍在延續,包括是否該依照藍色與粉紅色的刻板印象來分類玩具店的商品等等,而隨著探討跨性別(trans-sexuality)背後生物成因的研究與日俱增,亦將為此議題注入全新活水。

你不可能只從某個大腦的特徵,就能判斷其是男性還是女性。

「男性的大腦」與「女性的大腦」經常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事實上兩者也確有差異──但其差異的程度往往被過度誇大。平均而言,男性的大腦體積較女性為大,且在特定的區域也有所不同:例如大腦皮質(cor­tex)──大腦最外層的構造──在女性中通常較厚,而負責處理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在男性中則些許較大。但即便如此,兩性的大腦仍相去不遠。

「你不可能只從某個大腦的特徵,就能判斷其是男性還是女性。」芝加哥羅莎德林.富蘭克林大學神經科學助理教授、Pink Brain, Blue Brain 一書作者麗絲.艾略特(Lise E­li­ot)表示;同理,其他的心理特質,如數理能力、同理心等等亦是如此。「真實情況是,不是每個男人都缺乏同理心,也不是每個女人都過度敏感,」艾略特補充,「兩者在統計上有所差別,但在個體層次上並沒有可供預測(pre­dic­tive)的差異;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重疊之處。」

而成年跨性別者的大腦,更是難以落入男性或女性的二分法當中。「這與大腦的大小無關,重點在於其模式(pat­tern)──也就是大腦的結構方式,」馬德里國立遠距教學大學、參與相關研究的安東尼奧.吉拉蒙(An­to­nio Gu­il­la­mon)說明。由大腦的整體觀之,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為男性的女性,其大腦傾向為女性的大小;至於性別認同為女性的男性,則傾向為男性大小。但吉拉蒙與其同僚,在掃描男性、女性、跨性別者的大腦後,發現各組之間的白質(white mat­ter)──即由神經發出、連結各個腦區而富含脂質的纖維組織──在四個區域存有些微的差異。

在性別認同為男性的女性中,這些區域與男性控制組較為相似;2而在性別認同為女性的男性,這些區域的結構則介乎男性與女性控制組之間。3「男跨女(male-to-female trans­sex­u­al)的大腦並不全然是男性的大腦,而女跨男(female-to-male trans­sex­u­al)的大腦也不全然是女性的,」4吉拉蒙表示。然而他也強調,這些差異是否能真正解釋性別認同的成因,仍言之過早。

圖片來源:howstuffworks.com

女神卡卡假說(the La­dy Ga­ga hy­po­the­sis)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實我就是天生如此(Born This Way)的女神卡卡假說

然而,在腦部灰質(grey mat­ter)的某些特定區塊,其他研究也在跨性別者中發現典形男性/女性模式相反的類似情形。其中之一,即為下視丘(hy­po­tha­la­mus)中一小塊名為 INAH-3(前下視丘第三間質核,the third in­ter­sti­tial nu­cle­us of an­te­ri­or hy­po­tha­la­mus)的區域;8而其在動物中的對應,則可能會影響大鼠的交配行為。

或有宣稱,這些發現證明跨性別乃起因於生理基礎(phy­si­cal ba­sis),而並非某種抉擇可言,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因此心服口服。問題之一,在於大腦內在的可塑性(plas­ti­ci­ty),意即大腦可依據經歷重塑自身的能力。

「也許有線索顯示跨性別者的大腦存有差異,但你可以料想,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很不一樣,」艾略特表示。「他們認同為異性的時間有多長、說話的方式、兒童時期的玩伴、投入的職業類別……在在都可能以微妙的方式影響這些神經路徑。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實我就是『天生如此(Born This Way)』的女神卡卡假說。」

她強調,如此並不是對跨性別者深信自己「靈魂裝錯身體」的否定,而是如果要尋找性別認同背後的生物成因,以成人的大腦做為起點,恐怕是緣木求魚。

那麼若從嬰兒找起呢?至少自表面觀之,性別的發育似乎相當直截明瞭:擁有兩個X染色體的胎兒將發育出女性生殖器官,而擁有一個X與一個Y染色體者則為男性生殖器官。其真正原因,乃在於睪固酮,以及男性胚胎中在Y染色體上促進睪固酮製造的基因。甚至早在孕期第 12 週時──約為孕婦第一次超音波產檢時──睪固酮的有無,便已決定胎兒的性腺為睪丸或是卵巢了。然而一般咸信,心理性別(psy­cho­lo­gi­cal gen­der)較晚才會發育──但其確切時間為何,依然爭論未休。

「在一九七〇年代的觀念,是社會環境促使兒童往男性或女性的方向發展,」阿姆斯特丹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表示。但隨後大衛.利馬(Da­vid Rei­mer)等案例的出現,無異是對此觀念的挑戰

就性別認同而言,長期以來曾認為嬰兒不過是「一張白紙」。「在一九七〇年代的觀念,是社會環境促使兒童往男性或女性的方向發展,」阿姆斯特丹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表示。但隨後大衛.利馬(Da­vid Rei­mer)等案例的出現,無異是對此觀念的挑戰;5其在八個月大時,因為一場手術意外而失去陰莖,醫師認為把他當作女孩來扶養對其較為有益,因此在 17 歲時又接受了睪丸移除。他被改名為布蘭達,身著女孩的衣服,並在青春期時開始接受雌性激素注射。

然而,布蘭達始終覺得自己是男兒身,並在成年時選擇回復至出生性別;如此支持性別意識在發育很早期時即被奠定了,且在斯瓦伯等許多人看來,甚至是於出生之前便已決定。

不幸的是,我們不可能詢問嬰兒其性別認同為男生還是女生,而且嬰兒太過活潑好動,也難以對其大腦進行掃描。因此,科學家轉而將焦點放在行為之上:觀察其所偏好的玩具,得以提供重要線索。「遊戲行為具有巨大的性別差異──至少與身高的性別差異相當,」劍橋大學激素與行為研究實驗室主任梅莉莎.海因斯(Me­lis­sa Hines)說道。儘管社會制約(so­cial con­di­tion­ing)的效果可能會加劇其中的差異,但同樣的現象也可在猴子當中見到:雄性偏好車子玩具,而雌性則是娃娃。6

研究當中支持先天性別認同的關鍵證據,來自患有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的女孩;CAH 為一種基因疾病,將使其於子宮發育時暴露在高劑量的睪固酮中。與傾向選擇娃娃等刻板印象中「女生玩具」的多數女孩不同,「如果我們將患有 CAH 的女孩,放到有許多不同玩具的遊戲間中,她們會花更多時間在一般男孩會選擇的玩具上,如車子等,」海因斯表示。

而與其他女性相比,她們在成年後性別認同為男性的機會也將大幅增加,但仍屬少數──在女性 CAH 患者中約佔 1%。

這說明了,即使在出生之前睪固酮的暴露可能確實是拼圖的其中一角,但絕非全貌。也有其他研究顯示,睪固酮以及雌性激素受體(receptor)的基因變異,亦將增加跨性別認同的機會。7

許多兒童在幼年時會有性別認同的疑惑,但其中只有約 10% 會依此而發展為跨性別認同

雖然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相比,兩者同時皆為跨性別的機會的確較高,但仍不乏例外;例如去年出版的 Be­com­ing Ni­co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A­me­ri­can Fa­mi­ly 一書中,喬納斯與妮可(出生名為懷亞特)的故事:在僅僅兩歲時,懷亞特問媽媽什麼時候他的陰莖才會掉下來,然後他才能變成女生。

事實上,如此性別困惑(gen­der con­fu­sion)的現象在幼童可能十分常見,但並不表示這樣的感受會持續至成年──儘管在妮可的案例中確實如此:她服藥以延遲青春期,並在上大學前接受變性手術。「許多兒童在幼年時會有性別認同的疑惑,但其中只有約 10% 會依此而發展為跨性別認同,」斯瓦伯表示。

妲克.德布拉.蘇(Ta­ke De­bra Soh),一位兩性作家與多倫多約克大學神經科學家:「我記得在非常小時,我一直覺得自己應該生來是個男生:我喜歡裝扮成男生,我所有的朋友都是男生,而且我只對『男生』的活動有興趣,比如說跳上跳下和玩卡車,」她說。「我的父母允許我剃掉頭髮並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仍維持著女性認同。」

根據她對於神經科學的理解,她認為自己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的大腦發生了男性化的現象;然而到了青少年的末尾,蘇逐漸安於身為女性的想法。「一方面來自於情感上的成熟,另一方面是意識到,一個人不必如刻板印象中的陰柔,才能夠成為──或認同──自己為女性,」她說,「到了今天身為成人,我還是不時有自己陽剛勝於陰柔的感受,但這並不會使我痛苦。這不是說跨性別不存在,而是我相信,雖然覺得自己並非 100% 的女性(或男性),但仍能安於自己的出生性別,是可能的。」

有許多跨性別者對於自己「靈魂裝錯身體」的覺察,需待日後才會到來。「我們常會聽聞小朋友在幼年時便感覺自己生錯性別,但許多人要等到青春期、成年後、甚至是晚年才決定自己是跨性別者,」艾略特說。

目前最重要的結論在於,基因與激素無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朝向男性或女性發展,以及改變腦部的微觀結構(mi­cro­struc­ture),但我們仍保有極大的可塑空間

如此則再度回到了有關環境的討論,包含出生前與出生後的環境。你可能認為同卵雙胞胎在子宮中有著一模一樣的環境,但事實上常非如此;其著床的位置、獲得養分的比例、雙胞胎之間的肢體接觸等等──我們逐漸瞭解雙胞胎如何在子宮中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在此只是略舉數端。而其中的可能性之一: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也將影響我們的性別意識;例如最近有研究顯示,在腦部另一個可能與跨性別相關的區域──BSTc(終紋床核中央區,cen­tral di­vi­sion of bed nu­cle­us of stria ter­mi­na­lis)──其基因所發生的化學修飾,能夠影響大鼠的雄性幼崽,減少其互相嘶咬、追逐、撲抓的遊戲行為,使牠們反而像是雌性。

此外,出生後的社會因素,則可能進一步拉開兩性先天的差異。「目前最重要的結論在於,基因與激素無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朝向男性或女性發展,以及改變腦部的微觀結構(mi­cro­struc­ture),但我們仍保有極大的可塑空間,」艾略特說,「我相信大腦在生活經驗中所受到的歷練,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認同──也就是對於自身性別的意識。對於急於理清頭緒的孩子而言,他們勢必要挑一個隊伍加入;而如果一個帶著XY的孩子發現『粉紅隊』對於自己就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那麼他/她便會認定自己其實是個女生,而會玩起女孩的東西、認同女孩的身分,最後將自己連結到我們認為根深蒂固的女性認同。」

這給我們的啟示為何?雖然目前我們已能描述形塑性別意識的幾個因素,但仍僅是初窺堂奧。而我們目前的能力,還遠遠不及能夠透過腦部掃描、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找出跨性別的幼童,但我們不應就此放棄:對於堅信自己生錯性別的兒童,尤其在青春期開始後,將是憂鬱症甚至自殺的高風險族群。

但反觀非女即男的二分法,也許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轉換視角,而將性別視為一個光譜──正如自閉傾向等其他心理特質一般。9若是檢視男性與女性的大腦,兩者在能力與潛能上實有諸多相當之處,即便在成人中亦然;同理或許也適用於性別本身,而在性別發展的過程中尤其如此。

「性別光譜的概念未必能獲得所有人的贊同、或是能幫助全部的人,但有時當我提到其存在的可能性時,我感覺房間中的氛圍幾乎像是鬆了一口氣,」米雪兒.布里奇曼(Mi­chelle Bridg­man)說,一位專精於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的英國心理治療師,而她本人也在中年時由男性轉為女性。「當我與客戶接觸時,我鼓勵他們想像這是一趟旅程:當你從A走到Z時並非僅此一途,在兩極之間其實有著無數的可能性,代表我們必須探索並發掘其中的意義。」

身而為人,我們見事往往非黑即白,但在生理性別背後,其實潛藏著大腦一言難盡的形形色色。或許性別是由多種維度所共築而成的星系;我們不只是粉紅與藍色,而是其間各種紫色美麗的淺淺深深。


  1. The complex circumstances that defined you gender. BBC. Jun 21, 2016. Retrieved Jul 12, 2016. 

  2. G. Rametti et al. (2011).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in female to male transsexuals before cross-sex hormonal treatment. 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5(2), 199-204 

  3. G. Rametti et al. (2011). The microstructure of white matter in male to female transsexuals before cross-sex hormonal treatment. A DTI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5(7), 949-54 

  4. 譯註:男跨女為出生時生理性別為男性,性別認同為女性,而由男性轉變為女性的跨性別者;女跨男為由女性轉變為男性的跨性別者。 

  5. 譯註:大衛.利馬(1965-2004),在學術發表中化名為「約翰/瓊安個案」(John/Joan case),曾被視為性別重塑的成功案例,卻在青春期時出現抗拒,成年後再度接受變性手術,恢復男性生理性別;2004 年在長期憂鬱症、經濟困難、婚姻問題後自殺。其故事被寫為《性別天生》(As Nature Made Him)一書。(Wikipedia) 

  6. G. M. Alexander & M. Hines (2002). Sex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childrens toys in nonhuman primates (Cercopithecus aethiops sabaeu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3(6), 467-79 

  7. Transsexual gene link identified. BBC. Oct 26, 2008. Retrieved Jul 12, 2016. 

  8. 譯註:已有許多研究指出 INAH-3 具有性別異型性(sexually dimorphism),在男性中比起女性神經元數量、體積皆較大,差異可達兩倍;亦有研究顯示在異性戀男性中比起同性戀男性體積較大。INAH-3 與 INAH-4 可合稱為 uncinate nucleus,研究認為後者並無性別異型性,亦與性別認同無關。D. F. Swaab, A.-M. Bao, A. Garcia-Falgueras, M. A. Hofman & T. A. Ishunina (2012). Sex Differences in the Forebrain. Human Nervous System, Chapter 21, 739-758 

  9. 譯註:泛自閉症障礙,或稱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為一系列相似然表現不一的症狀,包含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待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PDD-NOS)、兒童期崩解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非典型自閉症等。泛自閉症障礙的成因目前尚未明確,可能與基因、成長環境、神經解剖異常等皆有相關。 

編譯:王允翬(意識物)

0 comments: